開關測試儀器 電網損耗分析以及降損措施


配電網中損耗原因有很多,其中線損和網損是zui主要的兩種。本文首先介紹了線損和網損的理論計算方法,然后從多個角度提出了降低配電網的措施。
一、損耗分析
1.1理論線損計算法
線損理論計算方法主要有均方根電流法、平均電流法、zui大電流法、zui大負荷損失小時法等。平均電流法、zui大電流法是由均方根電流法派生出的方法,而zui大負荷損失小時法主要適用于電力網的規劃設計。比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方法是均方根電流法。
均方根電流法的物理概念是線路中流過的均方根電流所產生的電能損耗,相當于實際負荷在同一時期內所消耗的電能。其計算公式
應用均方根電流法計算10kV配電線路線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①由于配電變壓器的額定容量不能體現其實際用電量情況,因此對于沒有實測負荷記錄的配電變壓器,用均方根電流核與變壓器額定容量成正比的關系來計算一般不是*符合實際負荷情況的。
②各分支線和各線段的均方根電流根據各負荷的均方根電流代數相加減而得到,而在一般情況下,實際系統各個負荷點的負荷曲線形狀和功率因數都不相同,因此用負荷的均方根電流直接代數相加減來得到各分支線和各線段的均方根電流不盡合理。這是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
1.2網損計算法
1.2.1均方根電流法
均方根電流法原理簡單,易于掌握,對局部電網和個別元件的電能損耗計算或當線路出日處僅裝設電流表時是相當有效的,尤其是在0.4-10kV配電網的電能損耗計算中,該法易于推廣和普及,但缺點是負荷測錄工作量龐大,需24h監測,準確率差,計算精度小,日由于當前我國電力系統運行管理缺乏自動反饋用戶用電信息的手段,給計算帶來困難,所以該法適用范圍具有局限性。
1.2.2節點等值功率法
節點等值功率法方法簡單,適用范圍廣,對運行電網進行網損的理論分析時,所依據的運行數據來自計費用電能表,即使不知道具體的負荷曲線形狀,也能對計算結果的zui大可能誤差作出估計,并且電能表本身的準確級別比電流表要高,又有嚴格的定期校驗制度,因此發電及負荷24h的電量和其他運行參數等原始數據比較準確,且容易獲取。這種方法使收集和整理原始資料的工作大為簡化,在本質上,這種方法是將電能損耗的計算問題轉化為功率損耗的計算問題,或進一步轉化為潮流計算問題,這種方法相對比較準確而又容易實現,因而在負荷功率變化小大的場合下可用于任意網絡線損的計算,井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但缺點是該法實際計算過程費時費力,且計算結果精度低。因為該法只是通過將實際連續變化的節點功率曲線當作階梯性變化的功率曲線處理或查負荷曲線形狀系數的方式獲取節點等效功率近似地考核系統狀態。